3月11日,兴城市首批39名来兴务工的四川籍农民工通过“点对点、一站式”直达运输服务,安全抵达徐大堡核电项目工地。
这39名农民工均来自四川省非疫情防控重点地区,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印发《进一步精简审批优化服务精准稳妥推进企业复工复产的通知》精神,我市对他们开据的健康证明跨省互认。
为做好四川来兴务工农民工“点对点”服务保障工作,市疫情防控指挥部成立了由人社部门牵头,交通、卫健、公安等部门和徐大堡镇组成的人事保障组,采取多项措施做好劳务输入农民工“点对点”服务保障工作,确保农民工劳务输出输入有组织、健康有检测、承运有防护、到达有交接、全程可追溯。
一是制定工作方案。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制定了《与四川劳务输入农民工“点对点”交接服务保障工作方案》,明确对接工作流程。
二是专题研究部署。3月10日上午,市政府召开会议,专题研究部署四川绵阳向徐大堡核电项目“点对点”输送的务工人员服务保障工作,要求做好车辆消毒和核实登记、体温检测等对接工作。
三是加强防控宣传。人事保障组对四川绵阳向徐大堡核电项目“点对点”输送的务工人员发出《致来兴务工朋友的一封信》,发放《企业及员工疫情防控20条》宣传单,讲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防护常识。
四是全程跟踪服务。我市有关部门全程关注客运大巴行驶情况,做好“点对点”服务保障的各项准备工作。3月11日晚,在沙后所高速出口与四川绵阳运送车辆顺利对接,确保外出务工人员“下车门即进厂门”。
五是持续加强防控。劳务输入农民工进入徐大堡核电项目工地后,实行封闭式管理,明确划分生活区和生产区,建立“一人一档”健康档案,实时掌握四川籍劳务人员工作、生活、收入状况,及时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。